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莆田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别处红红火火此处门可罗雀 莆田首个夜市何去何从?

pt.fjsen.com 2013-10-15 09:19  陈艳艳 来源:东南网    

莆田首个规范管理夜市,春秋营业时间从晚上六点半至次日凌晨两点

东南网莆田10月15日讯(本网记者 陈艳艳 文/图)“莆田有夜市吗?”“有。”“经营怎样?”“门可罗雀!”凡是光顾过莆田夜市的人,不免有这样的感叹。11日晚7时许,记者实地走访了身处城厢繁华闹市的古城路莆田夜市,看到偌大的街上夜宵摊屈指可数,全长不到200米,食客零零星星,一片凄凉的景象。而此时,莆田夜市周边的文献步行街、十字街、南门路上的经营者,正迎来一天中最好的生意时段。

“是不是莆田夜市要办不下去了?”附近的街坊邻居不免猜测起来。

当晚7时许,记者前往莆田夜市,看到街上夜宵摊屈指可数,食客零零星星

内容单一,摊位似乎一天比一天少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家住古城路附近的王先生加完班,顺路来到莆田夜市吃夜宵,不料街上夜宵摊零零星星,“不是烤鱼,就是鸡公煲,内容也太单一了吧。”王先生只能无奈开车离去。

据悉,今年8月2日,莆田夜市开业伊始,夜宵摊将近30个,但11日晚记者细数发现如今仅剩下不到20个。“之前夜市里还有卖服装的摊位,不过卖了才不到一个礼拜,就全部撤了。”其中一个摊主告诉记者。服装摊为何撤离?有的摊主说是因为夜宵摊油烟过大,但更多摊主以及经常在此待客的摩的师傅称是“没生意,怎么做”。

“食客没有路人多,路人没有摊主多。”家住附近的李小姐感到,莆田夜市除了刚开市时热闹了一段时间后,如今摊位似乎一天比一天少,人气似乎一日比一日冷清。

摊主一家三口坐在凳子上,等待顾客上门

生意冷清,坚守一夜赚不来500元

当晚8点多,昏黄的灯光下,主营炒菜类的摊贩王某坐在凳子上,面无表情地数着手中为数不多的零钱;身旁坐着的妻子,望着眼前来回穿梭的两轮车辆发呆;二人身后摆设的餐桌旁,坐着的是他们挺着大肚的女儿。记者驻足将近10分钟,还不见一个顾客上门。

不过,隔壁“阿姨大排档”的情况似乎稍微好些,不时有顾客上门,其中一餐桌还围坐着五六个人正在开心地吃饭、聊天。但记者随后上前询问得知,原来是这一桌“顾客”全是摊主的家人。

“这时候生意比较冷清,要等到晚上10点以后人才比较多,不过一个晚上也只能赚个两三百,之前我们在南门路上摆摊,一晚就能赚两三千。”虽然生意落差极大,“阿姨大排档”的摊主刘阿姨却并不失落,“我相信只要诚信经营、服务周到,生意会越来越好”。在与记者攀谈或招呼顾客期间,她也总是面带笑容,让人倍感亲切。

晚上10点之后,莆田夜市渐渐热闹了起来

缺乏亮点,莆田夜市想说爱你不容易

昨晚10时许,记者再次来到莆田夜市,看到此时出来吃夜宵的市民确实多了起来。但摊贩们还是认为“夜市人气不够旺,不如之前自己在别处摆摊生意好”。

对于夜市冷清的原因,一摊主郑某向记者发表了一些看法:“这个位置其实还行,只是周边的酒店和娱乐场所太少,而吃夜宵的多是那些人,所以人气才不旺。”

此外,他还认为夜市冷清是因开市不久,宣传力度不够,多数人并不知晓,以及隔壁东大路上餐饮门店、大排档占道经营招揽顾客所致。“因为他们都把餐桌摆在街上,顾客认为跟这边的夜宵摊差不多,也就不爱来了。”

“归根结底还是这里的夜市缺乏亮点,都是清一色的夜宵摊,连个烧烤都没有,这怎么吸引人来。而且大老远跑过来,还有可能被宰,之前在这吃碗卤面就被宰了20块,也太坑人了。”对此,市民林先生表示不会再光顾。

当晚7时许,全长不到200米的莆田夜市,食客零零星星,一片凄凉的景象

相关部门:对夜市经营状况并不了解

那莆田夜市经营现状是否真如记者当晚所见、市民所说的不容乐观?莆田市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分管莆田夜市的副主任黄锦菁表示,并未对夜市内夜宵摊主的经营情况进行统计,因此并不了解。

“我们开辟夜市的目的,只为摊贩提供摆夜宵的平台,规范他们经营,不占道、不扰民、不影响市容,然后进行服务和管理,至于摊主收支情况、水电费、卫生费、治安费等费用,由他们自己承担。”黄副主任解释道。

对于一些摊主反映的亏本问题,黄副主任认为,“现在天气转冷,食品安全又抓得紧,大家认为外面吃不干净,吃得人会更少,再加上只能到凌晨2点左右,比以前其他地方摆摊的时间短,赚得也就少。”

“阿姨大排档”的刘阿姨总是面带笑容,让人倍感亲切

业内人士:莆田夜市如何坚守值得深思

不过,对方表示,他们会继续把莆田夜市办下去,并办好它。“我们将会在莆田夜市那条街旁的小桥上,再延伸出饰品一条街,给其他小生意户摆各式各样的东西,来丰富夜市内容。”当晚,莆田夜市管理办公室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莆田一业内人士对此指出,夜市作为一个城市夜生活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在做延伸服务,而如何做好服务,做好哪些服务以及服务哪些群体,这都是一个实质性问题。“所以政府应该多关注夜市内那些摊贩的经营情况,而不是仅仅为他们搭设一个平台。至于莆田夜市为何如此冷清,无疑要引人深思。”

即将出炉的炒河粉

责任编辑:林静
相关新闻
频道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