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博物馆文物征集 录入228件藏友捐赠16件
藏友捐赠的一对元乙未年青釉褐彩堆波文字花卉纹盖罐 东南网11月2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谢丹 文/图) 昨日,莆田市博物馆为期3天的文物征集活动正式结束,共收到全市藏友一千多件文物,经专家鉴定后,有228件符合此次征集标准,被录入博物馆登记档案,以清代、民国、近现代的文物居多,最早的为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和石锛(音bēn,一种削平木料的工具)。其中,有16件文物为藏友当场捐赠。 历史最久的文物 出自新石器时代 文物征集活动中,7位专家围坐一桌,3天内过目了1000多件藏品,仔细地分辨真伪、朝代、出处,查看破损情况。专家介绍,达到录入标准的文物中,历史最早的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石斧和一个石锛,还有商周印纹硬陶单把壶、战国布纹双复系灰陶罐。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统计,此次录入文物共228件,主要集中在明清至今,明朝的有22件、清朝的62件、民国的80余件,现代文物有25件,其中16件为藏友当场捐赠。捐赠的文物中,价值最高的是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陈伯如捐赠的一对元乙未年青釉褐彩堆波文字花卉纹盖罐,罐高33厘米,口径13厘米,地径11厘米,保存完好,罐口两边写着“左青龙、右白虎”。
现代木刨刀 未来再次征集时 专家或上门鉴定 博物馆负责人说,这是莆田市博物馆第一次举办大型的文物征集活动,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莆田市规模最大的一次,没想到得到这么多收藏家的响应,他们纷纷把收藏多年的宝物拿出来。此次算是小试牛刀,主要是为了探寻一种更高效、可行的文物征集模式。 这次文物征集中,很少有大件藏品,因为大件文物不易搬运,错失了很多好藏品。未来再次征集时,会考虑增加专家上门鉴定的方式。这次虽然没有达到预期600件的目标,但藏友表现积极,现场场面热烈,更欣慰的是,发现了很多比较古老的文物,让大家对未来博物馆的建设更有信心。 负责人解释,此次登记录入的228件文物,还不能确定最终都会在博物馆新馆入展,在正式进入馆藏前,还要经过省专家鉴定组再次检验才能最终确定,后续能否和文物藏友达成协议也有待商榷。博物馆新馆开馆前,这样的文物征集活动还会再次举行,规模将更大,征集范围也会更广。
1952年莆田的土地房产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