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
郑玉莲老师在课堂上辅导学生 东南网莆田12月26日讯(本网记者 陈艳艳 通讯员 吴勇军 张卫军 文/图)在莆田秀屿区埭头半岛,这个俗称“界外底”的偏远地方,有一群来自外地的80、90后小学老师。她们拥有着较高学历,本专科的师范生是农村小学的稀缺资源;她们都讲着普通话,相比本地人少了一点“地瓜味”。此外,异域文化理念的不同,带给农村小学许多生机。记者为此走近她们当中的几个,感受年轻园丁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 郑玉莲,从福建永泰深山走出的小女孩,2010年大学毕业后,通过应聘分配到埭头黄岐小学任教。黄岐小学是莆田秀屿区边远学校之一,交通不便,物质贫乏,学生规模不到100人,教师不足10人,是个连本地教师都不愿去的“袖珍学校”。四年里,身边的同事如走马换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而她却依然坚守在此。 蒋梅晓,来自福建宁德,毕业于江西萍乡学院语文教育专业,学习期间曾连续三届参加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皆有所斩获。这个90后的小姑娘是今年9月分配到黄岐小学的。谈起自己在学校里的工作,小姑娘腼腆地说:“这地方靠海,海风太大让我很不适应,不过这里的孩子懂事善良淳朴,求知欲很强烈,让我感到很欣慰、很感动。” 陈春梅,福建泉州惠安人,毕业于宁德师专计算机专业,2010年来到埭头刘厝小学任教。三年多的时间在平淡中流逝,但年轻的激情在三尺讲台上尽情释放,带着梦想与憧憬,演绎着自己精彩的人生。 蒋梅晓老师细心辅导学生 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 近几年来,由于农村小学学生数在不断减少,兼之教育资源集中化,农村小学新教师分配较少,教师队伍趋于老龄化,年龄断层明显,教师队伍已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状态。以刘厝小学为例,三年教龄的陈春梅老师是这个学校最年轻的,其他教师都拥有10年以上教龄。 2010~2011学年,陈春梅老师任教该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是学校第一个上信息课的教师。这不仅弥补了学校课程设置的一项空白,而且充分地利用了闲置的电脑室,让乡下学生跟上时代的潮流。2011~2012学年,因为教师不足,陈老师又兼任该学校二年级数学教学。而今年,因学校的工作需要,陈老师又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教学。跨学科教学让老教师们都犯蹙,但作为新教师的她,迎难而上,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之外,陈老师还担任该学校辅导员一职,积极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同时,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了欢声笑语。如安排学生自导自演“六一”庆祝活动,趣味横生的元旦游玩活动等。很多同学都说,自从陈老师当上了学校的少先大队辅导员,就给寂静的校园里增多了不少欢声笑语。此外,她还在全校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让学生从小学会管理,独立自主。 据了解,黄岐小学共开设了7个班,但目前只有8位教师。对于这样一所边远学校,每个教师都承担着近乎包班的工作。郑玉莲老师的到来让黄岐小学整个校园都沸腾了,正宗的大学生,年轻有为的老师让学生和家长都看到了希望。 从黄岐小学的老师口中记者得知,郑老师是一个踏实勤奋、力求上进、认真负责的年轻教师。郑老师担任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兼班主任。作为一个刚入门的新手,她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在教学上她认真学习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及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极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遇到教学上的问题,她总能不耻下问,虚心地向学校的老教师请教,不断地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班级管理中,注重细节,用心处理好每一件小事,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勤奋、道德的优秀品质。 当然,教学工作远远不是学校工作的全部,郑老师还担任着学校的图书管理员。从图书资料的录入、上架以及开放,她都亲历亲为。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她从无怨言,尽心竭力做好学校分配的每一项任务。这也让她受到了学生们的爱戴,同事们的赞许和家长的好评。 陈春梅老师主持开展德育活动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她们给埭头农村小学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为孩子实现心中的梦想增添色彩,但因离家千里,学校交通不便,无法经常回家,令她们难以言表的是无奈,难以释放的尽是心底的酸甜苦辣。“不过,既然选择了这里,我们无怨无悔。” 蒋梅晓老师表示,在学校最烦恼的是语言不通,最怕遇上一些不会讲普通话的学生家长,很难沟通。“但这里的乡亲孩子都很亲切热情,刚来学校过的第一个教师节,孩子们就给我送来了亲手制作的卡片和纸花等节日礼物,还经常给我送一些自家种的青菜和海产品等。到这里工作的第一个中秋节,我不能回家,孩子们和村里的干部知道后都赶来学校,争着邀请我到他们家做客过中秋。”蒋老师说,这让她一辈子也无法忘怀。 “我希望拥有一双翅膀!”谈起家庭,陈春梅老师有些失落,有些迷茫。两地分居的生活让陈老师每周都要奔波于家与学校之间,每周五夜半才能回到泉州的家,每周一清晨又要赶到莆田埭头上班。而且农村的公交又不发达,往往要半小时甚至一小时才能等到一趟车,“热心的同事怕错过回家的班车,经常骑车送我去镇上搭车。”陈老师说,家里人常劝她放弃这份职业,因为在泉州市区做家教的收入远远高过于此,但对教育的热爱及同事们的热心让她坚持了下来。 在刘厝小学,学校领导感慨道:“现实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我希望这些老师能去镇里的小学,条件更好,回家也方便;但另一方面,我又舍不得,我们的学校非常需要这些优秀的教师。” 因为回趟家太远太难,郑玉莲老师很少回家,只能“以校为家”。学校生活虽艰苦,但最让她恐惧的是刮台风,再加上停水、停电,让她只想逃跑。四年来,因为想家、委屈、彷徨,她无数次默默流泪。但如今她已坦然地面对一切,“因为教师这个崇高职业赋予的责任,也因为那些可爱的学生给我的力量和勇气。”郑老师言语中不乏骄傲。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近几年,校安工程惠民政策如同春风吹进了秀屿埭头半岛,每个行政村几乎都进行了教学楼新建或翻建工程,并能够按照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进行校园规划、建设,各种功能室齐全,教育设备不断地加大投入,教师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了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热情,埭头镇于2012年成立了埭头镇教育促进会,共集资约1600万元。据悉,教育基金里的每一分钱都用来奖教奖学,在师生中帮扶济困,促进埭头镇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让教育更好地当地的省级小城镇建设服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黄岐村一个人口不足2000人的行政村,也成立了埭头镇黄岐村教育发展促进会。在民营企业家俞洪绪的倡导下,共筹集到爱心款120万元。该促进会里的资金将用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同时,对工作成绩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给予奖励。 谈起教育,黄岐村支部书记刘文添显得有点拘谨。不过,他说:“我们投入的一点点资金,只是表达我们对于教育的希冀,感谢老师们能安心在我们黄岐小学这么偏僻的地方坚守,为培养人才而默默耕耘,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学校的事情,只要是老师们提出的要求,我们村里都会鼎力相助!” 据悉,几年来,对于外地教师在农村任教的,秀屿区、埭头镇都出台了许多优惠的政策,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给予了更多的人性化管理。他们希望能够创造更多优越的条件,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区而努力,为港口城区的崛起贡献力量!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