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新加坡打工6年:工作自由 税后年入10万
何家冲的泥水匠 在过去的农村,孩子一到成年,父母就会安排一个行当,让孩子自立门户。家里兄弟七人,有学厨师,有学木匠,何彩龙在父母的安排下学了泥水匠,这在农村是一份很不错的职业。“学泥水匠也有拜师仪式,向师父领一套工具,就跟着学砌墙,刚开始手上被砖和石头磨出一排排水泡,晚上回去用针挑破了,第二天接着干活儿。”何彩龙回忆当学徒时的经历说:“我以为一辈子就在农村与水泥和砖打交道了,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出国打工。” “当时太穷,家里没挣钱的机会。1990年我结婚,要盖新房子,向信用社贷款500,加上手里的做泥水匠攒的钱,买了建材,自己动手建的房子。”结婚之后,何彩龙就去江浙一带打工挣钱还贷款。“那时候打工,一天累死累活,工资也就三五十块钱,每到年关,就要找老板讨工资。”据何彩龙描述,有一年腊月二十七,老板还不给结算工钱,他和几个老乡跑到老板家门口堵了两天两夜才要到工钱,回到家已经是年三十。 2007年秋冬季节,何彩龙在一处建筑工地打工时,听说有公司正在招工去新加坡,就蠢蠢欲动。“当时女儿才出生6个月,老婆坚决反对我去报名。但在家打工收入太低,我在工地上一天就50块钱,到年尾了工钱还不好讨。我就去劳务派遣公司报名,公司送我去杭州培训了一个月,还参加了考试。没有泥水匠的岗位,我只好选择木工,虽然从来没有做过,但还是通过了考核。我偷偷找出家里的存折,将仅有的几千块钱取出来去办了护照和签证。” 在新加坡当水管工 “离开家时很果断,踏上飞机心里又十分不舍,尤其是女儿还小。在新加坡过了一个春节,虽然华人不少,到处能听到普通话,但没有家里那样热闹的气氛,看不到春联、鞭炮,在那里也没有亲人朋友可以互相拜年,非常想家。”尤其是初到新加坡没多久,何彩龙就遭遇一次意外,从三层楼高的脚手架上跌下,幸亏情急之下抓住一根钢管,才没有受伤。何彩龙说,“到了别人的国家,没有熟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就让家里装了电话,每天晚上都打电话回家。” 第二年起,尽管回国的往返机票要五六千块,何彩龙也坚持每年春节回家,“出国打工是为了挣钱,到了国外才觉得,钱是挣不完的,能回家吃一碗家里的饭菜却是很难得的”。 在新加坡,何彩龙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思乡之情,还要面对新的工作环境的挑战。“新加坡的所有工作都有严格的标准,不像我在国内当泥水匠那样,基本是靠师父传授的经验,我在新加坡装一根水管都要看图纸和操作指引,我需要重新学习。”何彩龙说,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花了近一年时间才完全掌握。 一年之后,何彩龙已经成了一名熟练的水管工,可以独立接活。何彩龙说:“这几年国内的工资水平涨得很快,但新加坡不仅工资水平高,而且环境相对优越,我虽然是一个水管工,但工作时间很自由,每周工作五天,法定节假日可以休息,工钱绝对不会被拖欠。”据何彩龙透露,他在新加坡当水管工,替一些华人的办公室铺设水管,每年税后收入至少10万人民币,远比在国内打工挣得多。几年下来,他手里已经攒下几十万,在村里已经算富裕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