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海逐梦唱响东进序曲——莆田涵江临港拓新天
风从海上来,涵江再出发。 “今年市两会期间,市委书记梁建勇参加涵江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涵江区要坚定不移把兴化湾建设好,坚定信心把涵江港做起来,重振雄风,唱响莆田东进序曲。对此,我们倍感振奋。”涵江区主要领导介绍说,今年该区把涵江港开发作为全区的重点工作,举全区之力不分昼夜全力推进,为全市临港觉醒作贡献。 二 沿着施工便道,向海面方向走了约一两百米,展现眼前的是:大型吹砂船一字排开,硕大的排砂管如同瀑布般将海砂倾泻而来,填出一片片陆域;运输车来来往往,将满载的石料填筑路基。 “目前,涵江滨海产业新区陆域形成项目主要启动两大工程,即一期填海造地和港前路工程。你看,那边吹海砂的,是在填海造地;这边用石头爆破的,是在修港前路。”中建八局兴化湾开发项目指挥部总指挥杨京吉介绍道,去年10月底,这两大工程率先正式启动了。“这一片地形都是滩涂。海水退潮时,滩涂就露出来了,吹砂船也就靠近不了岸这边来填砂。因此,我们每天是根据潮位来作业的。”中建八局兴化湾开发项目经理杨宝定说,每天涨潮2次,就是施工的黄金期,哪怕是下半夜涨潮,他们也坚持作业。正常情况下,有60艘船同时开动。 为克服潮汐影响,加快施工进度,施工方探索出了应对法子——建立临时运砂平台。即在距海堤约2.5公里的水位较深处,搭建临时运砂平台,退潮时运砂船就将抛砂储存在该平台,然后修筑一条长2.5公里的便道连接陆域回填区。这样,退潮时,45部车辆开到该平台将砂运回,进行填海造地,从而确保工期。 “移山填海”也在这里上演。 每天,有数十部运输石料的大卡车来回穿梭于江口和港区之间,通过爆破挤淤,一车车的石料被填入至海底的岩层上,于是港前路也在海面上一米米延伸。目前港前路已修筑了800多米,建成了将为后方临港产业园陆域形成工程树起一道坚固的防风防浪屏障。 向海发展,干劲鼓足。今年,该项目力争完成填海造地10平方公里,建成港前路一期4公里,服务临港大项目的落地。 三 在该项目工地采访时,记者正巧碰到一批客商前来考察。 “今明两天,就有三拨客商。”现场,该区招商部门负责人说,在填海造地加快的同时,招商工作、项目洽谈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根据规划,涵江港的功能区具体分为“临港工业区”、“物流与增值服务区”、“城市综合服务区”、“居住区”等。其中在临港产业方面,将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强、附加值高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新材料、港口物流等产业,走高端化、低碳化、智慧型的发展路子。目前,英博食品工业园、普洛斯物流园等一批重大临港项目将落户,更多的项目也在对接中。 而该区在做好收海补偿的同时,还充分考虑群众的保障问题,专门研究建设标准化厂房,确保被收海人有产权保障。这一举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创。 具体就是,由政府出资,以收回滩涂海域面积5‰的比例,在堤内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建成后,区里将把这些标准化厂房的产权按比例无偿分配给收海沿线的各个村委会,由镇村统一组织,进行厂房出租运营管理。这样,失海村的各位农民除了能分配一定的收海补偿金外,每年都会获得相应的产权收益保障。 港口,曾是当地昨日的骄傲,更是承载着明日的希望。 当前,我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新机遇。区委书记沈伯麟在3月21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表态,涵江一定要珍惜机遇,用好优势,更大作为。 齐心合力,乘势而上,依海逐梦激情扬,东进序曲正唱响。(湄洲日报 朱金山 林亦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