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莆田频道 > 头条 > 正文

福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pt.fjsen.com 2014-04-21 11:05   来源:东南网    

完善治理机制,加强系统监管——

“我省涉及食品污染的商品种类繁多,治理工作涉及的部门多,要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源头’上予以根治”

14年间,我省治理餐桌污染不仅提出时间最早,而且建立的一套有序、有力、有效的治理机制更是领全国之先。其倡导者,正是习近平。

2001年,时任省长习近平指出:“目前我省涉及食品污染的商品种类繁多,治理工作涉及的部门多,要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源头’上予以根治。”

什么是综合性?

习近平进一步明确:“农业生产要推广‘绿色食品’标准,加强病虫害生物防治,远离各种饲料药物添加剂,努力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无公害、无污染的产品;环保部门要强化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工业‘三废’对农产品生产造成污染;卫生监督和工商管理部门要把好市场的‘入口’关,加强对进入市场农产品的检验,坚决防止被污染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对已进入市场的被污染农产品,要依法对销售者进行惩处;环保和卫生检验部门尽快建立科学的检验标准,完善检验技术。”

“在当时,对餐桌污染明确提出治理的路径和机制,非常不容易。”钟安平说,“治理,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要有完善的综合协调机制和治理体系与之相配套。”

当年,在各有关部门上报的治理方案中,习近平最终肯定并拍板了原省经贸委起草的方案。原因在于,原省经贸委所报治理举措更全面周详,更系统有力。

紧接着,省政府建立由23个部门组成的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会议,自2005年起又改设省食品安全委员会。

不管是省联席会议办公室,还是省食安办,都设在了作为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原省经贸委。十多年来,由于机构改革,中央的牵头部门经历多次调整,但我省一直未变,受到中央编办的肯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省顺应机构改革新要求,调整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组建新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束多头监管格局,并将省级综合协调机构省食安办改挂靠在综合性更强的省政府办公厅。

一头猪从八个部门管不住到管出安全、管出放心,是凸显综合协调效力的最好例证。

喂了瘦肉精的猪,体形虽健壮,但腿软无力。在我省,开始用的瘦肉精判断土办法是:在屠宰场猪栏进口处做一个45度的斜坡,往上赶猪,如果轻松爬上坡,就没有使用瘦肉精,如果爬不上去、很吃力,就是使用瘦肉精了。但这个土办法精确度还不高。

于是,我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大对瘦肉精尿样检测需要的设备、试剂等经费的财政投资。钟安平回忆说:“2008年,我省生猪瘦肉精抽检8万例,而农业部公布的全国抽检数是30多万例,占四分之一,可见我省检测数量之大。”

我省还率先建立定点屠宰、销售一条龙信息网络平台。这样,每天定点杀了多少猪,市场上又在卖多少猪,有多少是私宰的,第一时间就能得出结果。

钟安平说:“将饮用水列入治理范围,在全国也是最早提出的。除瓶装水外,我们还关注自来水,让水源地、水厂、二次供水进入治理和监管的视野。”

突出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流通、消费四个环节,围绕“五类产品、一个行业”即畜牧业产品、种植业产品、水产品、饮用水、加工食品和餐饮业主要食品的污染治理,我省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全过程安全监管,还人民群众一张干净餐桌。

治理无时无刻,机制建设长效持久。经14年探索实践,目前,我省正式明确了涵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质量检测、法治保障、组织实施、社会监督、健康消费等八大体系、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全方位监管治理目标。人民群众舌尖安全的基础初步奠定,而未来更加可期可盼。

责任编辑:林静
相关新闻
频道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