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9 星期三 农历三月十二
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莆田频道 > 要闻 > 正文

汶川地震救灾物资食品霉烂 当地官员连夜清理

pt.fjsen.com 2014-04-30 09:38   来源:北京青年报    

现场图

新生镇政府承认部分属于地震救灾物资

昨天新生镇纪委书记吉生辉对北青报记者表示,镇党委和政府在4月23日接到村民举报后就已经展开了调查,镇党委牵头成立了调查组,目前已确认这批霉烂的食品中方便面、面包、矿泉水等物确属“5·12”地震时领取的救灾物资,而部分衣物也是当时救灾时接受的捐赠物资。

据新生镇政府方面介绍,“5·12”汶川地震时分配到的救灾物资是于2008年7月进行下发的,但德光党支部在发放的过程中发现有当时已经过期的方便面和面包各2箱,封装破损、污染或有沉淀物的瓶装水6箱,当时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这些物品便没有发放而统一储存了起来。堆放的衣物也是汶川地震时接受的捐赠衣物,但由于衣物破损也没有发放下去,而是和过期的救灾食品一起被堆放储存。

霉烂的大米则不属于“5·12”地震的救灾物资,那是2009年三台县配发的元旦、春节的慰问品。当年这批慰问品中大宗物品有大米和菜油,大米早于菜油下发,德光党支部转运大米过程中被雨淋湿,其后并未做任何处理,等到5天后菜油运到时,12袋大米已发生霉变,于是霉变的大米也被丢进了储存室。

责任编辑:陈艳艳
相关新闻
频道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