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小巷道污水漫溢 居民出行得“趟浑水”

2014-10-24 09:14  小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位于太平社区的广福巷80号住房旁的小巷道,是周围三四个住宅区居民每天出入的必经之道。然而这条巷道上溢满污水且秽物漂浮,并向附近住宅楼房前屋后的排水沟蔓延,严重影响了周边上百户居民的生活及出行环境。

居民进出巷道得趟污水

连日来,家住广福巷的几名居民先后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称由于荔城区委党校集资房的化粪池堵塞却得不到疏通,致使污水溢向处于地势较低的巷道及排水沟。就此,周边居民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10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广福巷,只见这里民房密集,巷道狭窄交错,高低相连。在80号住房旁的小巷道上,污水横流且漂浮着各种污秽物。虽然是深秋,但现场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味道,一些苍蝇在污水带上飞舞。在巷道一端还放着一块木板,担心污水弄脏鞋子,不少居民踩着木板而过,一些老人走在上面颤颤巍巍的。

据了解,这条小巷道通向附近的万果楼、求知楼、原县工会集资房等几个居民住宅区,也是周边上百户居民每天出入的必经之道。“路面上全是粪水,非常恶心,给我们的出行带来很大不便。”此时,一路过的学生对记者说道。

同时记者在现场发现,这条巷道一侧有个排水口,污水正源源不断从出口排向巷道,并向周围地势较低的路面及排水沟蔓延。在居民们的指引下,记者来到荔城区党校集资房围墙外看到,其地势明显高于附近的民房。“集资房的化粪池埋在地下,堵塞了没有清理,污水就从那个排水口排出来,这种现象存在有六七年了,不过最严重的是最近20多天,进出巷道得趟污水,还要忍受臭气,周围居民无不怨声载道。”居住在广福巷81号的老翁说,这一带的住房多为居民自建的,房前屋后设有排水沟。由于污水外溢情况严重,排水沟成了“臭水沟”。

排水沟里蓄积着发臭的污水

老翁家的住房位于这条小巷道一端,打开家门口映入眼帘的是满地污水。在他家住房前,记者看到水泥砌成的排水沟里蓄积着发黑发臭的污水。老翁说,排水沟里的污水不但恶臭难闻,而且还成了蚊蝇的滋生地。如此居住环境让人担忧,“化粪池里的粪水每天都流向排水沟,我们把盐撒在沟里,而且还喷了药,但每晚还得点蚊香。”

“我们这儿的环境连农村都不如,天气热也都不敢打开窗户。”张大娘居住在广福巷75号,谈起连日来深受粪水困扰之苦,张大娘直叹息。当她把自家厨房的门一打开,记者顿感一股臭味幽幽飘来。“粪水流到我家厨房后门的排水沟,我每天冲冲洗洗,但臭味还是很熏人。”

在记者即将结束采访离开时,不少居民纷纷反映称,在打造宜居城市的今天,他们居住在粪水流淌的巷道周围,而且20多天了,虽然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可事情一直得不到解决。为此,居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关注此事,还他们一个舒适、洁净的生活及出行环境。

社区将协调群众出资进行维修

就此,荔城区委党校办公室一工作人员表示说:“我们的集资房地势较高,是1988年集资的,共有46套,现在有的房子卖了,有的出租,没人管理。地下化粪池可能是堵了,但我们这儿的地面并没有出现溢满现象。而社区也来到这儿要求我们整改,可清理或维修化粪池需要资金,我们也有难处。”

随后,记者从龙桥街道了解到,接到居民反映后,太平社区已到现场了解情况,由于此处属于老城区,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社区将协调群众共同出资进行维修下水道。(莆田晚报 小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