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秀屿区 > 正文

莆田八旬老人救火牺牲 该不该申报见义勇为

2015-01-27 14:57  陈盛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月2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盛钟)去年3月26日上午,莆田秀屿区埭头镇天花寺附近发生了一场山林火灾,天花寺的创建者、79岁的郑文模老人发现险情后,两次奔赴火灾现场参与灭火,却不幸倒在了火场上,再也没有爬起来。事发后,当地镇政府和边防派出所向郑文模的家属赠送了锦旗和慰问金,以表彰他的善举。不过,郑文模的儿女却一直有个心愿,父亲一生乐于助人,行善积德,他们希望能为父亲申报见义勇为称号,以告慰其在天之灵。

老人不顾安危多次冲在前面救火

郑文模出生于1935年,埭头镇田边村人。“郑文模一生为人慷慨,乐于助人,四邻八乡的人称他‘红模范生’。”田边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郑文模年轻时是埭头运输社的职工,曾在兴化湾草屿头海域救起触礁沉船的6名船员,美名远播。此后,他还在水井里救起了一名小女孩,而救火、捐款捐物等善行也是不胜枚举。

2014年3月26日上午9点30分左右,天花寺对面的水库附近山林起火了,大火顺着风势向天花寺方向蔓延。郑文模见状急忙带了水桶、斧头等冲出寺外,并在邻近天花寺东向的陡坡一线砍伐树木,试图隔断火路。租住在寺里的几名风电场工人随后也赶来一起灭火,大家都劝老人不要冒险进入火场,但老人还是冲上了救火的最前线。

当天参与救火的村民郑大妈介绍,上午10点30分左右,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闻讯后纷纷赶到山上一起灭火,见到有救援人员赶到,刚返回寺里休整不久的郑文模再次出马,加入到扑火队伍中。“大火扑灭之后,大家一直在找郑文模,却没有发现他的身影。”郑大妈说,郑文模最后被人发现仰面倒在天花寺东侧的一处凹地里,他手中的斧头也落在附近。当时,老人身上并无明显的烧伤痕迹,他应该是跌倒后窒息而亡的。

家属说义举感人盼望申请见义勇为

记者了解到,事发后,秀屿区埭头镇镇政府、田边边防派出所以及田边村村委会派人来到郑文模的儿子郑金煌家中,并赠送了一面锦旗和5000元慰问金。其后,天花寺创建代表和附近乡亲也到郑金煌家中赠送锦旗,以示慰问。

“我常年在外地做生意,父亲一人住在天花寺,他出事之后我才从外地赶回老家,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真的很遗憾。”郑金煌说,父亲生前乐善好施,事发后,埭头镇政府曾明确表示,郑文模不顾年事已高,奔赴山林火灾现场灭火,令人感动,是见义勇为行为,他们会为郑文模向区有关部门申请办理见义勇为等手续。但如今,父亲已经过世十个月了,申报见义勇为的事还是没有结果。

埭头镇副镇长戴雪竹告诉记者,作为包村干部,他也了解到,郑文模老人生前确实一向乐善好施,在当地有着不错的口碑。火灾发生之后,为给其家属精神抚慰,本着人文关怀原则,他确实曾代表镇政府上门慰问,但并没有向家属承诺会向有关部门为老人申请办理见义勇为称号事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