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一句俗语背后的特殊婚俗 莆仙“两顾”的来源

2015-08-18 16:53  陈小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8月18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小芳)男女双方都既招又娶,称为“两顾”。该风俗是“娶妻”和“入赘”的折中方式,也是莆仙地区特有的婚姻风俗。在这个婚姻形式下,男女双方都需要在各自家中举办成亲礼仪,双方各自宴请各自的亲朋好友,另外在成亲过程中如招亲形式、下聘礼方式、双方亲戚称谓都很讲究。

那么,“两顾”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了一句方言俗语,而这句俗语背后的故事,就是“两顾”风俗的来源。

“数社三张厝,凑狗十一丁。”这是在莆仙各地流传颇广的一句俗语。读者张老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对方势单力薄,根本不值得在意。这句话略含贬义,指对方力量薄弱,可以小看,任人欺负。张老太介绍,这句俗语与一个村庄有关,而“两顾”风俗也是由此而来。

秀屿区笏石镇炮厝村的罗厝自然村,明初期江西省余樟县的罗氏南迁于此,该村取名为“罗厝村”。罗氏人家在这里以稼穑或养畜为生,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村落,人丁旺盛,建造“永仙宫”、“兴财宝社”等庙宇,因离当时的集镇较近,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嘉靖年间,倭寇进村抢掠,村子成了一片废墟。村民被迫流离失所,然而有两户人家幸免于难。两户人家加上社庙,刚好才三张厝,两家人丁凑起来只有10人,加上一条狗,共有“11丁”,遂被邻乡人戏称为“数社三张厝,凑狗十一丁”。久而久之,便成为一句俗语。

“在封建社会,小姓小村会被人歧视,甚至践踏。”张老太说,罗厝村人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发展人丁,便从邻乡后湖村的林氏人家招来男青年当作儿子。生下来的孩子一半姓罗,一半姓林,俗称“两顾”。这样的话,罗厝村内才有罗、林两姓。“数社三张厝,凑狗十一丁”已经成为一句笑语,但“两顾”的习俗却渐渐地流行到了莆仙各地。

张老太说,“两顾”的本意是非嫁非赘,但实际上却很麻烦。最令两家人头疼的便是生下来的孩子姓什么,而这个要在议婚时作为一个重要条件定下来。一般说来,如果只生一个,孩子姓从男方,但名字中要用上女方的姓。若生两个,第一个姓从男方,第二个从女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