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安置项目遗留问题 政府把脉自开“方子”

2015-12-09 13:10  王龙风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城厢区一正在建设中的安置房项目

东南网莆田12月9日讯(本网记者 王龙风)“莆田笏石镇下郑村的拆迁安置房何时开始动工。”“莆田涵江区国欢镇塘头拆迁户望安置。”“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清前村安置房无房产证。”……让征迁群众居有其所,住的踏实,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可近段时间来,莆田几个安置项目涉及到的拆迁户先后通过东南网《直通屏山 省委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称安置项目时隔数年却悄无声息,抑或未及时办理房产证,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不便。

东南网记者调查了解到,因为征迁工作遇阻力和资金存压力等问题,莆田全市依旧有不少政府主导性的安置项目问题亟需解决,有的甚至已经被延期数年时间,拆迁户至今都得不到回迁安置。面对压力和存在的困难,莆田市上下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努力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出台相关文件方案,制定安置房建设管理制度等措施,扎实推进安置房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网友频投诉:

拆迁户苦等安置房仍无着落

安置房到手产权证久拖未办

11月3日,网友“雨就淹”在东南网《直通屏山 省委领导留言板》反映,称莆田涵江区国欢镇塘头这边有一批拆迁户,已经5年了,安置房一点消息都没有。

“我们的地被政府征走后,当初没有选择领地皮,而是选择套房。那些领地皮的都建了好几年了,我们的安置房连个建的消息都没有。”该网友称,合同上保证3年建起来,可如今拆迁已经5年了,到现在迟迟都不见安置房,甚至连建在哪里的消息都没有。“我和我哥都已经成家,还和父母挤在很小的老房子里,房子是用土墙建的,一下雨就淹大水,苦不堪言。” 该网友称。【留言详情】

“我是莆田秀屿区涵港大道笏石镇下郑村拆迁村民,拆迁现在已经两年多了。之前是说安置在城港大道笏石支线三期拆迁安置区,安置房何时动工,选址在哪里,请部门给个说法。”11月2日,网友“挑战冰桶”在东南网《直通屏山 省委领导留言板》反映,希望了解莆田笏石镇下郑村的拆迁安置房何时开始动工。【留言详情】

“我是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清前村居民,清前村支持政府荔港大道建设,相关农户2006年拆迁,并于2009年迁入新安置房。去年莆田市有相关规定,一定时间段内新建安置房在2015年上半年之前须全部办好理房产证,清前村安置房在时间段之内,但至今无下文。”11月11日,网友“莆田林生”也在《直通屏山 省委领导留言板》上留言反映安置房房产证的问题。【留言详情】

事实上,网友投诉反映的安置房问题远不止这些。今年以来,莆田市民或通过拨打东南网新闻热线0594-2535366,或通过《直通屏山 省委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安置房问题多次。今年10月19日,网友“安涔”在《直通屏山 省委领导留言板》反映莆田秀屿区清塘大道三期安置房(后黄安置区)自2010年7月拆迁至今,有5年多未动工建设,并询问该项目何时能动工建设。【留言详情】今年6月份,莆田荔城黄石镇沙坂村村民郑先生拨打东南网新闻热线:0594-2535366反映,称该村拆迁已有四年多,却迟迟见不着安置房的影子……

记者调查

征地问题导致安置项目被延期

办证慢因安置户多且手续繁杂

针对涵江区国欢镇塘头拆迁安置问题,莆田涵江国欢镇纪委书记吴世友介绍,该征迁项目当时有两个补偿方案,一种是政府建地基,村民自建房,另外一种是村民选择安置套房。“业主单位和拆迁户签协议3年内交房,其间的过渡费按5元/平方米/月补偿,逾期的过渡费则按翻倍处理。”

“套房安置的图纸都设计好了,但是涉及到二次拆迁,还有六户未拆,就一直没法动工建设。”吴世友介绍,因为异地安置涉及二次拆迁难以解决问题,无法如期安置,政府确实欠了群众,群众诉求也合情合理。“因为客观因素存在问题,我们也只能以协议方式弥补,并想方设法加快安置进度。现在政府意向偏向于以商品房方式进行灵活处置,尽量安排到商品房中去。”吴世友说。

对于秀屿区笏石镇的安置房被延期问题,莆田秀屿区城乡和住房建设局戴局长也表示,因为征地问题导致安置项目被延期。

东南网记者了解到,荔城区黄石镇清前村安置房无两证的问题,因安置户数量多,房产转移手续繁杂,导致今年上半年才完成初始登记,并开始逐步办理房产转移手续。

谈及安置房在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城厢区城乡和住房建设局副局长林建东直呼“安置房建设比开发商建房更难”。林建东表示,安置房建设在边界,拆迁、施工、办证等方面都会存在多多少少的问题,“主要的还是土地纠纷。”

城厢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元培从事安置房建设已有三十年之久,对于安置房建设可谓经验丰富,但他往往也会在征迁问题中束手无策。陈元培举例介绍,城厢区顶墩下黄片区涉及住户600多户,自2007年开始征迁至今还余留100户不配合征迁工作。“拆完了,住户又重新搭盖;还有的不愿接受赔偿,提出单户划地建设,土地资源宝贵,这在市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陈元培说,因为尚有近100户未搬迁,目前,顶墩下黄片区还有两幢楼、配套的小学和幼儿园建设被耽搁。

政府重视:

多个安置项目实现回迁安置

东南网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在安置房建设问题上,莆田市上下也一直在齐心协力、扎实推动剩余房源安置进度,让市区更多在外过渡户早日入住新居。在2015年莆田两会上,莆田市人民政府市长翁玉耀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把继续抓好安置房建设和历史遗留办证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2015年的工作安排写入报告。

而在已交房未办证的安置房问题上,早在去年10月份,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就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的政府主导性项目拆迁安置房确权发证工作方案》,要求妥善解决市辖区范围内政府主导性征迁安置房项目办证的历史遗留问题。莆田市建市以后开工、2014年6月30日前竣工,由于各种原因尚未办证的政府主导性征迁安置房项目,被全部列入了历史遗留范围。这些安置房办证工作,由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牵头,对辖区范围内未办理土地使用权证及房屋所有权证的安置房项目进行调查登记。

东南网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份,城厢区封顶或部分封顶的安置房项目有2个,在建项目4个,新动工项目2个,未开工项目6个。未开工项目中,区有关单位则加紧办理前期建设手续,拆迁扫尾等工作。此外,还完成龙桥街道安置房、洋西一期安置房等项目的回迁项目5个,涉及拆迁户1189户。

涵江区2014年11个项目实现回迁,涉及回迁户1042户。2015年,全区安排43个安置项目,其中27个为续建项目,10个已主体竣工准备交付使用,11个已封顶落架,6个主体施工。

秀屿区截至目前,已竣工安置区有24个,其中:已完全回迁的安置区有10个,涉及安置户447户,回迁率100%;正在陆续回迁的安置区有12个;已完工未回迁的安置区有2个,涉及安置户282户,现在积极筹备,计划2016年1月组织回迁;全区已办理房产“两证”的安置区有25个,正在积极与区地税对接,交纳税费,办理房产证转移登记安置房3795套。

两个问题:

征迁和资金压力问题尚待解决

尽管从莆田市政府到各区县都在全力解决征迁安置遗留问题,但仍有不少已开工未回迁,回迁却未办证的安置房项目摆在眼前,这成了政府部门需要不断扎实推进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东南网记者发现,这其中,征迁遗留问题和资金压力问题,成了摆在政府主导性安置项目需要克服和解决的两道坎。

城厢区中央商务区下黄安置区多栋楼已楼面完成,但是B区有4根桩柱因民房未拆迁而不能打桩;田尾新村安置房2014年8月就动工建设,但仍有4户未拆迁,导致项目不得不停工……据了解,全市还有多个因征迁问题而导致项目被延期多年的情况,这造成众多拆迁户不得不在外投靠亲友,或通过政府过渡补助的方式支付租金来解决临时住房问题。

荔城区在给自己“把脉”开的“方子”《荔城区安置房项目建设推进中注意事项》里也提到,从近几年全区安置房建设总体情况看,由于历史原因,政府性安置房除了未拆先建安置房项目外,其他的安置房项目建设回迁都超过36个月的约定回迁期限,均不同程度存在逾期,但都是属于正常的,这主要是当前安置房回迁周期约定不科学造成的。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除了项目业主主体责任履职不够到位的主观原因,还存在项目前期摸底不准确,镇街对民房拆迁面积、拆迁户数及安置面积、安置户数及宫庙具体情况等基本调查摸底不充分不准确,导致项目安置房用地规模、初步设计方案建筑面积、套数等无法确定,进而影响到安置房选址、农转用报批及签约等,造成前期工作时间长。而征迁考虑不周到,对征迁范围内的坟墓迁移、宫庙迁建及困难户、钉子户考虑不到位,使拆迁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未能及时征迁,影响安置房开工建设。从签约到拆房屋钻探快则二三个月,慢则半年甚至几年,碰到无法拆迁则拖更久。此外,资金压力大,同样也影响着安置房建设进度。

秀屿区安置房建设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也仍存在项目征迁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部分安置房无法按时开工;项目融资难,建设资金短缺,影响安置房建设进度两大问题。东南网记者从涵江区住建局了解到,同样的问题也存在在涵江区,目前区里各安置房项目应收补差款差距较大,导致资金方面存在压力。

一个共识:

全力推进安置房建设管理工作

面对压力,莆田市各区县都在紧抓落实政府主导性安置项目的工作,通过不断创新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探索创新安置补偿方案等方面来有序推进安置房的建设管理工作。加快项目攻坚,确保取信于民,成了政府官员心里的一个共识。“无法如期安置,政府确实欠了群众,群众诉求也合情合理。”涵江区国欢镇塘头征迁负责干部吴世友说。

“我们会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积极探讨解决方案。”城厢区城乡和住房建设局副局长林建东介绍,目前城厢区通过设立安置房中心,来专门负责协调处理安置房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管理;除业主自身成立的监督部门,住建局管理人员实行季度抽查,以加强对建设中的安置房的质量监督;城厢区政府还定期召开城建例会,听取城建工作汇报,并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难题;政府更是大力扶持,提供建设资金保障。

今年,莆田市政府连续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稳定住房消费支持刚性住房需求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货币和现房安置作了相关规定,提高了货币和现房安置工作的可操作性。荔城区在今后的拆迁项目中,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鼓励采取货币和现房安置方式,促进拆迁安置进度。荔城区要求在项目进行时注意做细前期摸底工作,加大货币和现房安置(即先建后拆方式)力度。此外,该区还在创新片区改造方式,缩短征迁周期;提前准备回迁前工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等诸多细则方面下足了功夫。

“项目业主作为安置房项目的建设主体,要主动担当、敢于担当,对安置房建设项目要全盘考虑,按照流程图,狠抓落实。属自已职责范围、规定权限内的事宜要及时研究解决,事无大小,上报领导解决。”荔城区住建局如此要求各项目业主单位。

涵江区则制定了《涵江区2015年安置房建设督查考评方案》,按照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的要求,分解细化任务,考评结果列入年度区重点项目综合评分考评和年度单位绩效考评,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和责任单位工作经费、安置房项目建设工程款拨付的依据。全员安排,制定区领导挂钩项目方案,细化和明确具体项目责任人,确保项目有人抓、有人管、有人促,实施一线考核干部。抽调后备干部500多人,充实到30多个一线项目指挥部,形成项目建设“重兵压阵”的强大攻势,全区上下“没有与项目建设无关的人,没有与项目无关的事”。

同样,秀屿区成立了安置房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统筹推进安置房建设和“两证”办理。秀屿区还制定了《秀屿区安置房建设管理工作制度》,统一建设管理标准,督促未开工的安置房项目尽快实现开工;已经开工的,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序时推进;已竣工的加快动员回迁。同时,区里要求加快推进已竣工安置区供水等配套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创新拆迁安置机制,探索房屋征迁货币化安置,节约安置区建设用地,消化商品房存量,并加大已回迁项目的“两证”办理力度。

积极面对问题,探索解决问题,莆田全市上下都在努力当中。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