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厦大学子深入莆田寻根妈祖信俗,见证两岸深厚情感纽带

2025-08-03 13:37  陈昕灵 肖柯涛 周浩洋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活动现场

东南网莆田8月3日讯(通讯员 陈昕灵 肖柯涛 周浩洋 文/图)近日,厦门大学“莆渡慈航”实践队来到莆田,探访妈祖文化在民间的深远影响,并解读其作为文化纽带,如何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队员们走访了平海天后宫、黄石天后宫等近十座民间庙宇,用脚步丈量历史,以观察记录传承。

实践队的调研,从一座有着1020年历史的古庙——平海天后宫开启。队员们步入其中,立刻被其保留完好的宋代“工”字布局与原始的宫殿式风貌所吸引。这里的每一处建筑细节,都仿佛是凝固的历史。调研中,队员们了解到,台南大天后宫与其缔结“金兰姊妹宫”,2011年,两庙共同举办了首届“靖海游”海上巡安活动,这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生动象征。

从历史厚重的平海古刹,到散落于市井的民间庙宇,实践队看到了妈祖文化更具活力的另一面。万好妈祖宫是“湄洲巡安”赴台路线上重要的接驾点。近年来,万好妈祖宫与台中、台南的多家宫庙缔结金兰,交流十分频繁。这些不间断的民间交流,使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妈祖信仰已成为一条无形的纽带,紧密地将两岸同胞的情感与文化连接在一起。

“妈祖文化,是从历史深处走来,在民间生长,最终成为海峡两岸紧紧编织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在结束一天的走访后,队员在实践笔记中写下了这样的感悟。

据悉,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依托其在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理论积淀,立足民族地区和乡村实际,于今年组织了多支实践队伍分赴福建、新疆、云南、贵州、宁夏等地,开展系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福建支队,“莆”渡慈航实践队以青春之笔,记录下这份起于莆田、情系两岸的文化传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