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勇:攻克城镇化“中国方程式”
榜头镇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莆田市委副书记赖军为本刊记者解读说,“目前农村特色产业不断兴起,村集体土地大都没有用于农业生产。类似坝下村工艺街这样在集体土地上发展的特色产业,所发生的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如何确认和流转,是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经省政府同意,榜头镇试点借鉴了广东省的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的“三旧”改造经验。其核心就是在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确权基础上,按照“三旧”改造的政策,将原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为可质押、抵押和贷款的国有建设用地,同时将农户身份转换为城镇居民,并按照不同地段缴纳不同的土地出让金后,实现其手中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的“两证合一”。 一方面,榜头镇居民借此可以顺利实现房产抵押贷款支持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三旧”改造获得土地出让金的40%返还镇村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按照郑群星的感受,这次改造非常成功,“现在榜头镇已经手续报批的有500多户,面积2000多亩,一举盘活了土地资源”。 与榜头镇坝下村相距二十多分钟车程的华亭镇涧口村,作为没有产业支撑的山区农业村镇,却是一番“有地无钱”的情景。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农村土地和房屋闲置,浪费现象大量存在,出现不少“空心村”。同时,改变乡村落后面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支持。此背景下,以拆旧复垦、土地整理、村庄整治为切入口,近3000人口的涧口村被列为莆田城乡一体化“幸福家园”试点村。 “土地整理旨在对农村违章建筑进行清理,按照‘一户一宅’标准对农民土地和房屋权益进行确认、办证。”赖军介绍说,莆田将清理出来的农村现有废弃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在城乡统一规划前提下,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复垦耕地置换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实行有偿转让,充实村集体财力,“这笔资金就是涧口村进行城乡一体化改造的‘第一桶金’”。涧口村已经复垦的新增耕地140亩,以目前每亩38万元计算,有偿转让获得的资金达5320万元。 指着统一规划施工、9月份就要竣工的村民新居,华亭镇党委书记谢长征告诉本刊记者,根据村民大会上村民要求,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每户新居为四层。目前,市区两级政府给涧口村下拨共计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用于该村新建区的综合配套建设。“我们明确是‘拆旧复垦’,而不是‘拆迁安置’,对拆旧统一按建筑结构实行货币补偿,复垦统一组织实施,复垦后的耕地归原住户所有,统一进行流转。”在他看来,这样有房户、无房户和缺房户各方都有利益、都有积极性,“这也算是个创新之举吧”。 “我们一直对干部强调,你是这个村的村民,你会怎么想?从村民角度出政策,提工作方案。切忌大呼隆式的大干快上,而是稳妥地一步步走。”中国农村千差万别,城镇化进程中,不仅省与省之间,甚至村与村之间,也很难用一样的模式去复制,莆田的经验就是“一村一策”、“一村一案”。比如,有在深化农村产权流转制度改革上探索,有在村庄整治和确权发证上探索,有在土地整理上探索,也有在引入民间资金参与村庄整治上探索等等尝试。(湄洲日报) |
- 2013-05-29梁建勇:弘扬好作风快节奏 始终坚持真抓实干
- 2013-05-16梁建勇:拓展妈祖文化交流 深化莆台经贸合作
- 2013-05-15推进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 梁建勇讲话
- 2013-05-08梁建勇:以“青山绿水 清风明月”为追求目标
- 2013-05-07《二十四史·莆田人物传辑录》出版 梁建勇作序
- 2013-05-07梁建勇:紧紧盯住时间节点 倒计时强有力推进
- 2013-05-04梁建勇:充满自信的城市 如旭日东升蓬勃而起
- 2013-05-03梁建勇:寻找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