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莆田频道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发展 逐步提升市民幸福感

pt.fjsen.com 2013-09-03 09:03  陈盛钟 马俊杰 来源:东南网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专家在湄洲岛红十字医院坐诊

核心提示

东南网9月3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盛钟 马俊杰 文/图)每月5日,莆田城厢区南门社区居民陈文涛和老伴,会分别收到社区发放的1500元养老金,不要向子女拿一分钱,他们也过得有滋有味。如今,南门社区高楼林立、道路宽敞、环境优美,社区居民的“幸福梦”变得越来越清晰。

近年来,围绕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莆田市做了不少尝试: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实现医疗保障城乡并轨、推行便民出行工程……上了一道道让居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大餐”。莆田市委书记梁建勇提出,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让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样本一:海岛上来了城里医生

8月22日下午,湄洲岛居民老曾由于高血压引发脑梗塞,出现呕吐等症状,情况危急。然而,当天受台风“潭美”影响,轮渡全部停航,无法出岛就医。正当全家人手足无措之际,一位邻居提起,当地湄洲岛红十字医院已并入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疗集团,每天都有专家在岛上坐诊。经过附属医院心血管专家林国钦的治疗,老曾很快转危为安。

去年,莆田市以两家三甲公立医院为核心,分别组建了市第一医院医疗集团和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疗集团,派员管理购买、兼并、托管的医院,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技术等方面给予指导,“抱团”提供医疗服务。

样本二:农民人人享有基本医保

小生命降临本应是喜事,但莆田城厢区华亭镇老许的孙子小甜出生没几天,就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2个月前,刚满14个月的小甜在福州协和医院做了手术,花了12万多元医疗费,使这个家庭背了五六万元的债务。幸好,一笔4.6万元的新农合医疗报销补偿,减轻了老许家的负担。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莆田市参合人数达到259.99万人,参合率99.98%,基本实现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莆田新农合参合率、报销补偿比例、病种范围、即时结报率、大病补充补偿封顶线等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今年上半年,莆田市参合农民有32.24万人次获得补偿,共计补偿支出3.9亿元。

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公交加入莆田的公共交通系统

样本三:低收入家庭圆了新房梦

“我们也是有房一族了。”在涵江卓坡经济适用房小区,刚刚搬入不久的居民姚先生说,去年,他在卓坡经济适用房第二批次抽签选房中顺利抽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保障住房,一家人终于告别了租房的日子。目前,涵江区已有750多户低收入家庭在这个经济适用房小区拥有了自己的家。

据莆田市住建部门介绍,为了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莆田市把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其他保障性住房列入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近8000套,今年,还要新建2300套保障性住房。

样本四:百姓出行更方便

7月11日,往返莆田城区和秀屿区埭头镇的一条城乡公交线路正式开通。除了全新的车型和乘车体验外,乘客们还可以直接投币,再也不用到车站排队买票了。而全程7元的票价,也比之前的客运票价9.5元便宜了不少。

这是莆田第二家公交公司——闽运公交公司开通的首条公交线路,它的开通标志着莆田市在破除城乡客运“二元”分割、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上又迈出了一大步。今后,莆田老百姓的出行也将变得越来越方便、舒心。

数字点击

从2013年起,莆田市民生保障支出占全市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每年将增加2个百分点,至2015年占比将超过50%。

2012年,莆田市新增医疗床位1114张,增幅居全省第三。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建立起居民健康档案42.80万份。

今年,全市将新增公交汽车200辆、出租车100辆。

今年,莆田市还将投资2150万元,推进“六山”休闲公园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内河整治,努力打造青山绿水、清风明月的生态环境。

互动平台

近几年来,莆田高楼大厦林立,绿地随处可见,园林景观赏心悦目。看到莆田居住环境更加优美、舒适了,大家感到由衷的欣慰。

——市民谢先生

今年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希望政府能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成就“最好创业季”。

——大学毕业生小刘

目前,莆田的公共服务设施及交通配套设施仍然比较欠缺,旧城区现有的住宅小区品位不高,水源地保护、净化内河水质的任务也很艰巨,这些“短板”应该加快解决。

——网友“叮当”

责任编辑:林静
相关新闻
频道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