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莆田频道 > 莆田新闻 > 正文

精心打造莆田“西花园” 全力推进华亭镇建设

pt.fjsen.com 2013-10-08 09:45  易振环 林友铭 来源:东南网    

涧口村安置房效果图

滨溪路、三紫路施工紧锣密鼓,涧口村幸福家园建设有序推进……今年以来,城厢区华亭镇以建设该区城乡一体化的首选地、产业提升重要拓展区为契机,全力推进小城镇建设,精心打造莆田“西花园”。

规划先行,明思路绘蓝图

华亭镇系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位于我市主城区西南部。背山面溪,境内“母亲河”木兰溪、324国道、莆永高速公路、濑榜公路、木兰大道贯穿全境,地理位置优势凸显。

2011年4月,华亭市级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方案通过市政府批复。这一捷报吹响该镇实施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号角。

科学论证,规划先行。作为主城区的西部门户、中心城区与仙游县城的连接点,处于莆仙两地联动发展的中心地带,该镇立足自然地理特点,结合莆永高速、木兰大道、濑榜路3条“跨县区通道”,以及拟建设的华亭-灵川、华亭-东海、华亭-常太等3条“跨乡镇通道”,明确在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站位,实施“拓东部、扩西部、限北部、理南部”发展战略,积极打造主城西部、木兰溪畔、三紫山下人文底蕴深厚、山水相得益彰的经济强镇、宜居城镇、著名侨乡。

明思路绘蓝图。该镇优化规划调整,在做好小城镇新镇区、旧镇区、濑溪和西许组团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镇区控制性详规,突出福厦路产业走廊,规划建设西许组团工业集中小区、濑溪组团汽车物流城,完成总规修改和4个组团控规的论证和公示报批。目前,该镇按照城镇化的标准和导则,已经完成镇区道路、给排水、环卫、污水等专项规划,以及镇区4个组团的控制性规划。

图为濑榜路房屋立面整治现场

产业转型,提升发展质量

中科万邦新厂房加快内部装修,复茂饼家扩建项目加快施工……连日来,地处华亭镇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华林经济开发区,正高效有序地推进项目建设。

随着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该开发区光电、食品、鞋服和工艺美术四大产业渐具规模。企业自主创新蔚然成风,转型发展方兴未艾。该镇工业体量已占全区的一半多,荣膺“福建百强乡镇”。

以万邦光电、三利谱偏光片等为主的高新产业,正昂起“龙头”,拓出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其中,清华园电器、嘉辉光电等企业纷纷增资扩产,订单稳步增加,全年预计增加产值3亿元。以区鞋业协会正、副会长企业为代表的11家鞋服产业,正转型发展驶入快车道。以皇冠制罐、肖大妈食品、台富食品、兴华食品等为骨干的食品产业,发展的步伐迅速而稳健。以省级文化产业基地——欧雅艺术,庄严苑、凤腾工艺、金伯爵珠宝等为主的工艺美术产业,正乘势勃发,不断壮大。

华亭,古称“花亭”,是一座历史古镇,人文底蕴深厚。其中,莆田四大丛林之一的龟山寺、明代彭氏古墓等一批古迹遗址是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该镇努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升镇域“软实力”。目前,依托欧雅、腾辉工艺美术优势,正规划建设创意文化基地,打造文化产业集群。辖区企业川龙集团参与投资拍摄《妈祖》电祖连续剧,三紫集团与央视合作成立了中视新影影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有效提升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还以文化体验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为主题,华亭镇整合龟山寺、快乐农庄、三紫凌云等文化旅游资源,着手规划建设龟山文化生态旅游区等新景区,完善旅游结构体系。

改善民生,打造宜居名镇

每当华灯初上,华亭镇政府广场就飘荡起欢快的舞曲,妇女们跟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这是该镇发展广场文化、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一个缩影。

民生重千钧,惠民贵在行。该镇大力实施卫生院病房大楼改造等系列为民办实事项目,铺设污水管网,新建垃圾压缩站,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结合濑榜路拓宽改造,实施濑榜路沿线立面整治工程,建设景观一条街。架设福厦路濑溪-长岭段约9.5公里路灯,全面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启建110KV华亭变电站,为改善民生提供电力保障。加快安置区和保障房建设,目前西沙安置房交付使用,华林山牌保障房进入申购阶段,莆永高速公路前柳、埔柳安置区主体施工已全面铺开。实施华林学校、路西中学等一批校安工程,满足全镇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需求。目前,华林学校一期校安工程实现封顶。

为提高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水平,今年以来,该镇着力完善和延伸镇区交通路网,全力贯通三紫路、溪滨路,拓改整治濑榜路,新建万圳路、华前路、濑塘路、埔前路、万园路和涧口村环村路,方便群众出行,为开通城乡一体化公交创造基础条件。

与此同时,充分运用城乡一体化和“三旧”改造的政策,实施土地整理、村庄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倾力推进涧口、云峰、濑溪3个“幸福家园”试点村工作,有序拆迁改造山牌、圳头濑榜路南等片区,改变农村旧貌。

建设宜居城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该镇统筹城乡一体化,主动对接木兰溪两岸城市综合建设规划,清淤护岸,整治、绿化河渠,保护木兰溪及沿岸水系,利用生态科技,发展绿色农业,省级生态乡镇灵气扑面而来。

(湄洲日报 易振环 林友铭 文/图)

责任编辑:林静
相关新闻
频道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