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莆田频道 > 要闻 > 正文

干部建议将“孩子收大额红包视同父母受贿”入禁令

pt.fjsen.com 2014-02-05 08:21   来源:京华时报    

春节送红包,本来是图个吉利、皆大欢喜的事儿,但记者采访发现,很多送礼人表示,拎着大包小包去领导家,不但会被拒之门外,还会被埋怨不懂事,而给领导干部的孩子发红包,就成了新的送礼突破口。这个春节,如何给领导孩子送红包成了不少人心里的一个“疙瘩”。

禁令难管住领导孩子

去年刚调进县政府工作的小唐,以前是中学老师,因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某县领导借调到了政府部门。全家都为她感到高兴,可她自己却暗自发愁:“领导这么器重我,过年了不表示表示感谢,非常过意不去。”

小唐家不少做小生意的亲戚叫她买些好烟好酒、购物卡,再给领导孩子准备个红包,体体面面的上门拜年。可小唐说,今年中央严令禁止领导干部收礼,“拎着大包小包去领导家,恐怕连门都不让进就给赶出来了,人家还会埋怨我不懂事。”

父母和小唐商量后,决定还是以领导家快要小升初的孩子为“突破口”,直接包5000元现金。“禁令没说不让孩子收红包,这样给出去,领导收了最好,没收大家也没压力。”

领导孩子出国送一万

在杭州一家贸易公司上班的重庆人邓先生说,虽然在杭州不认识什么领导,不用给他们孩子送红包,可回家过年,仍躲不过“一刀”。

老家一大堆亲戚都知道他在“外面发财”,家里有点困难,安排孩子找工作啥的都打电话给他求助,而他就不得不找出多年前的各种进机关的同学关系,托人在当地解决家里各种问题。

在他老家,通常人们发红包的数额在200到500元,但邓先生一直坚持给每个领导家孩子送1000元再加两瓶好酒。这个春节,他也担心有“禁令”,送礼品不好看,就决定给领导孩子的红包“加码”,每个2000起步。“有个特别重要的领导,孩子要去美国读书,我在饭桌上给了一万元,客气说就是张机票钱,他父母也高兴笑纳了。”

送孩子领导常不反对

多位向领导家孩子送红包的人士反映,现在大的风气是好了很多,打电话预约上门拜年、请吃饭等,不是特别亲密的关系,领导往往很客气,“十动然拒”的很多。但如果说是给孩子们带点文具,领导往往不会反对。

“再送别的礼品,拿在手里自己都紧张,领导脸色也不好,还是包一个红包实在。”宁波一名基层干部坦言,根据他自己的感觉,“既然只剩下这一条路拉关系了,送少了不如不送。”

一名处级干部说,尽管自己家孩子过年也收到不少“叔叔阿姨”的红包,但他都会要求妻子把账目记好,超过1000元的,必须想方设法还回去,“一边收别人的要送还,一边还要送自己的领导,其实很累很烦,最好上面出个规定,领导子女不许收超过多少数额的红包,否则视同受贿,刹住这股歪风,大家都清闲。”这名干部说。

其他案例

私企老板请领导被斥“胆子大”

浙江某纺织公司负责人刘建国的公司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年营销额看,都不算大企业,但是要打交道的政府部门却不少。他向记者列举,国税局年底收税,这是绕不过的单位;纺织企业污染大,环保也是必须要通关系的部门。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治理,在环保上出点小问题,对企业来说就是大损伤。”刘建国说,还有质检、土管这些部门,虽然不用大费周折,但也都要有所表示。

“一般年前十天左右请一些领导,时间上松些。越到后面,越难约。”已成惯例的饭局在这个春节却有了例外。刘建国连约几个单位的相关人员,都没有成功。

刘建国说,春节前他也像以前一样,先打电话给酒店预约两三天的包间,“晚了订不到屋子,很尴尬;只订一天的包间,领导当天没空也很尴尬。像这样预约几天,大家都有回旋的余地”。

之后,刘建国联系环保部门和质检部门的领导,想确定大概的时间。但事情却没有在原先的轨道上发展,几位领导不是要开会就是手头有工作,不是要去亲戚家就是要陪家里人,也有领导直接告诉刘建国,让他别再请吃请喝,说这风气要变了。

“我知道中央有规定出来,现在风声很紧,但不知道会这样一下子扭转。”刘建国说,不仅红包不能送,连饭店的预订也要取消,准备好的十几条黄鹤楼,后备厢里的五粮液、茅台,也都只能存进家里的储藏室。

刘建国说,其实去年早就听说“管得严”,但毕竟到年底了,不请客吃饭、一下子改变过去的“习惯”怕有些领导“有想法”,也怕就自己“老实”。为了“不落后”,还是照例准备请吃饭,但这个春节的请客吃饭却成了多年来第一次未请成的饭局。

“年前我打电话,我的意思还没表达完,对方就打断我,说我‘胆子大’,还敢弄这套东西。现在就算我有胆子送,他们也不会收了。看来这风气真的是要变了。”刘建国感慨道。

责任编辑:陈艳艳
相关新闻
频道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