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怎能包治百病?代表委员热议各种“限象”
“限”字并非万能帖 多少刚需被误伤 一些接受采访的市民认为,限购、限贷、限号、限行的频繁使用,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误伤部分刚需消费者,同时可能会积累更多问题。 30岁的冷先生一直想在北京换个大一点的房子,在他看来,限购、限贷一方面无法从根本上抑制炒房,另一方面也会伤及改善型住房需求。 “就拿银行限制贷款来说,这根本限制不了资金雄厚的炒房团,限制的只是那些因为孩子上学、子女结婚等想要贷款换房的人群。可如果解除限令的话,房价一定会报复性的反弹。”冷先生说。 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认为,从近期少数热点城市又有“地王”出现,并呈现住宅成交量上升和房价回涨的势头看,现有调控政策主要是基于以户籍限购和房产交易税为主的短期政策已呈现明显缺陷,一旦“被微调”,就有可能会出现房价反弹甚至暴涨局面。 “限购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分析指出,限购在短期内确实起到了控制房价大幅上涨的作用,但也影响到了一部分改善型需求,并且可能会导致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萎缩,从而影响上下游产业。 “有时,限是需要的,但不宜乱用。”贾康委员认为,尽管有关方面在政策推行方面做过诸多社会解释性工作,但仍然面临诸如社会公平性方面的争议,尤其是在政策并未取得符合社会预期效果时,争议之声还可能高涨,政府念起“限字诀”当慎之又慎。 “法无授权不可为” 防范从“限字诀”转向“费字诀”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效果自然不会太好。”蔡继明代表说。 在“限令”不断出台的同时,一个新的动向也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城市的管理思路,正从念“限字诀”向“费字诀”演变。 去年秋天,一则关于“北京、上海正在研究征收拥堵费”的消息,引起了两座“大堵市”市民的普遍关注和担忧。 “不能一出现问题,就让市民埋单。”有网友说。 “对市场主体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对政府部门来说,法无授权不可为。设限、收费这样的城市管理方式,显然与当前我国简政放权、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相距甚远。”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