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空气质量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2015-01-09 16:08  林养东 李伟强 马俊杰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莆田打造城市森林,主城区被绿色包围

东南网1月9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林养东 李伟强/文 马俊杰/图)

核心提示 近年来,莆田的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更加可贵的是,莆田的空气质量也一直保持优良,曾连续三年名列全省第一,并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诸多荣誉。在此基础上,莆田大手笔发展“城市森林”,推动河道景观工程和荔枝林带绿道建设,建起10多座城市近郊公园和城市水上公园,依山而建的5座环城公园也已动工。

一张又一张绿色生态名片,让莆田更加宜居,市民走出家门,就能享受到清新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漫步景观绿道 尽享清新大自然

凤凰山沿渠景观绿道、绶溪公园绿道、泗华绿道、中心城区荔枝林绿道、仙游县兰溪两岸慢道……近几年来,莆田共规划建成约20公里的景观绿道,成为市民闲暇时的好去处。

市民胡先生居住在绶溪公园附近,每天傍晚都可以在公园绿道上跑步锻炼,他说,绶溪公园的建设保留了大量古荔枝和古树木,绿道建设与生态景观、历史古驿站文化、现代休闲娱乐等紧密结合,漫步在绿道上可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也可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记者采访了解到,绶溪公园总面积约3000亩,是莆田市也是我省中心城区最大的绿地公园。公园内有4米宽的彩色绿道,市民可在绿道上骑自行车或散步,公园景观带以荔枝林为主,搭配各种花树,是市民休闲、健身的活动场所。

根据规划,莆田将在2020年完成1000公里绿道建设,形成具有“荔林水乡”特色的生态“荔”廊。届时,绿道将把不同的城市生活区串联起来,实现走出家门就是清新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绿道环境优美宜人,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五山公园环城城市添“后花园”

日前,记者前往九华山休闲公园,沿途空气清新宜人,一路上遇见不少登山爱好者。市民陈先生说,自从九华山的登山步道铺上大理石进行加宽改造后,他工作再忙都会抽出时间登山,欣赏沿途美景。

记者注意到,九华山公园和去年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广场周边还设有休闲石桌椅、木栈道等配套设施,除了能登山锻炼,还营造了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记者了解到,九华山公园去年完成投资254万元,完成了排水渠、廊桥、休闲木屋等建设,后期还将完善道路建设和补种绿化景观等。

据介绍,天马山、壶公山、凤凰山、九华山、囊山,是位于城区西南至东北呈半月形的城市背景山,皆为城市后花园。“五山”连绵,全长约37.3公里。“五山”的建设发展,已被列为莆田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大力整治内河 实现河畅水清

荔城区下戴河,原有河道多年来不断被建设用地侵占,“脏乱差”严重,沿河居民和企业都苦不堪言。今年6月底,荔城区投资3000多万元着手整治下戴河,而九华溪莆田二中段也正在加紧清淤扩宽河道。今后3年,莆田将投入25亿元整治约200公里河道。

涵江区计划用5年,实现河道“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将来,市民可从绶溪公园划一叶扁舟,听着十音八乐,穿行于波光粼粼、岸绿景美的河道,直达白塘湖欣赏白塘秋月,也可游览“东方威尼斯”,亲临清水边的红砖厝,听老人讲那过去的故事。

市民老王告诉记者,城区的一些河道经常堆满垃圾,即便不遇洪水也总是污水横流,非常影响城市形象,如今多个河道都在清淤整治,无疑是一大民生工程。

“气质”三连冠将申报国家级生态市

福建的空气质量在国内属于上乘,而莆田在全省空气质量排名中又是名列前茅。

去年7月份开始,省环保厅依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全省9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每月发布一次排名情况,莆田均是名列前茅。而翻开历史数据,莆田更是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连续三年在全省的空气大比拼中夺得头名。

市环保局污控科有关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目前,莆田非绿标禁行区占主城区30%,到2017年,限行区域还将扩大3倍以上。除了控制汽车尾气,环保部门还对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重金属、化工等企业进行排查整治。

日前,莆田山亭镇、新度镇、月塘乡被省环保厅推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据莆田环保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6月底前,将向省政府申报省级生态市,年底前完成省级生态市验收,同时还将申报国家级生态市。

□互动台

市民刘女士:如今,不论是市民还是企业,均希望城市综合环境优上加优,莆田提出走生产、生活、生态共赢发展新路,在引进项目时,应该严格把关,多引进生态型项目,让城市经济得到较好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护好环境,一举两得。

市民陈先生:莆田是名副其实的港城,具有天然的优势,为此,莆田应该加大力度发展蓝色海洋经济,海洋港口、养殖、旅游均大有空间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天然的地理优势,为港城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