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莆田频道 > 莆田新闻 > 正文

翁玉耀:珍惜每一寸土地 用好每一寸土地

pt.fjsen.com 2013-06-25 11:27  翁玉耀 来源:东南网    

今天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我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 0.34 亩,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加,土地供需矛盾逐步凸显。全市上下务必珍惜每一寸土地,用好每一寸土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节约集约用地,必须加快产业升级。立足我市人多地少实际,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切实改变依靠土地等资源要素投入的粗放、高耗增长模式,着力打造经济升级版。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节约土地资源。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以港口为中心,以交通为动脉,加速临港产业聚集,打造金、木、水、火、土五行基地;积极发展精细工业,打造“海西瑞士”。创新第三产业新型发展业态,推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壮大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传统商业业态转型升级。

节约集约用地,必须做好规划管控。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集约高效”的原则,强化规划调控和计划管控,严把项目土地准入关,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项目投资强度与用地规划控制指标,坚持以项目定用地,以投资额和工程建设定额标准定用地量,把有限的用地计划指标用于保障各类民生项目、重点项目和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合理确定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开发时序,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用地向节约集约转变。按照集约优先、生态优先的原则,严格土地规划管控制度,提高城镇土地承载力。

节约集约用地,必须坚持城乡一体。以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以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为切入点,牢牢抓住土地增减挂钩这个关键政策,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复垦、整理、流转一条龙,在保障用地占补平衡的基础上,加快突破“美丽莆田·幸福家园”首批试点村建设。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健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责任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强化城乡用地统筹调控,加强土地储备、供应、融资管理,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节约集约用地,必须坚决遏制“两违”。按照 “零容忍、零增长”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以及分类处置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两违”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类“两违”行为发现得早、制止得住、处理得快。建立健全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制度、建设用地供应备案制度和“红绿旗”评比制度,完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加快构建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疏堵结合,严格按照“一户一宅,拆旧建新,无房户、危房户优先”的原则,科学编制村庄规划,严格执行宅基地使用标准,优先利用村内闲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土地,合理控制新增农村住宅用地。

节约集约用地,必须挖掘土地潜能。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扎实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零地增容”、“腾笼换鸟”等措施,对园区工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进行二次开发,盘活存量。按照“控制总量、节约增量、挖潜存量、提高质量”的原则,推广标准化厂房建设,提高土地投资强度;清理处置闲置土地,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实现用地少、投资多、产出高,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土地是万物生存之源、立国富民之本。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倍加珍惜土地,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科学转变,为建设富裕莆田、和谐莆田、文化莆田、生态莆田和幸福莆田奠定坚实基础。

(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林静
相关新闻
频道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