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莆田频道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涵江一75岁老人制作灯笼58载 顾客络绎不绝

pt.fjsen.com 2014-02-01 13:01  蔡玲 来源:    

新春佳节,城区处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家家户户门前高挂的红灯笼更是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1月29日早上6点,家住涵江区苍林村的林炳添和陈兰英夫妻就急着去赶制灯笼了。

今年已75岁高龄的林炳添从17岁时就跟着师傅学制作灯笼的手艺,到如今整整58年了。如今,他儿孙满堂、家庭幸福,能安享晚年的他还放不下这种营生,仍每天坚持从家里走上半个小时的路程,到涵江市场后的一条小巷子里开店做灯笼。

当天上午8点,记者在他店里看到,这间不到10平方米的门面里摆着2个大木柜,上面放满了已包装好的红灯笼,六边形红砖的地板上堆满了制作灯笼所要用的材料和工具,窄小门口的屋檐下已挂了好几串红灯笼。林炳添和老伴一起,把前几天顾客预订的灯笼搬到门外。“从农历11月底开始,来找他预订灯笼的顾客越来越多,这几天是最忙的。”陈兰英站在店门口一边用绳子把灯笼扎起来,一边对记者说。

林炳添告诉记者,近年来,制作灯笼的材料发生了改变,工艺流程也随之变化。以前制作灯笼的材料主要以红布、红纸、细竹条为主,现在却是钢丝、绒布居多,更耐看耐用了。

由于林炳添的好手艺,前来买灯笼的顾客络绎不绝。一位正在取前几天预订灯笼的市民告诉记者,她家的灯笼扫去灰尘后仍像新的一样,但为了除旧迎新,她还是每年都会找林炳添买一对红灯笼回家换上。她说:“他家的灯笼结实、不褪色,挂上一整年也不会被风吹破,骨架也不会弯曲。他的店搬了2次,我就找了2次,过年不挂上他家的灯笼就感觉少了些年味似的。”(湄洲日报记者 蔡玲)

责任编辑:陈艳艳
相关新闻
频道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