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莆田频道 > 要闻 > 正文

央视曝当当亚马逊售假冒化妆品 消费者频遭陷阱

pt.fjsen.com 2014-03-20 10:24   来源:央视    

至于去哪里做鉴定报告,亚马逊工作人员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那么,究竟哪个权威机构能对化妆品做真假鉴定呢?记者很快就发现,想要给化妆品做真假鉴定,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监局只针对产品的成分化验的。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真假做不了吗?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品牌真假没有权力鉴别。

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我们不做真假鉴定,你不是买要退货吗,做出是假的才能给你退啊。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对啊。

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所以我们做不了这个。

国家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真假鉴定我们做不了,真假只有生产商、生产单位才能辩是真是假,检验机构只是检验它相关的标准,指标合格还是不合格。

无论是质监还是专业检测单位都无法对化妆品的真假做出判定。记者了解到,由于只有厂家掌握自己生产的化妆品具体配方和成分,所以化妆品的真假鉴定只能厂家来做。

可是,当记者向雅诗兰黛和欧莱雅公司提出鉴定要求时,却遭到了拒绝。

雅诗兰黛客服工作人员:先生,我们都是从国外原装进口的,我们厂家也都是在国外的。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国外怎么的了,那就鉴定不了吗?

雅诗兰黛客服工作人员:非常抱歉我们是没有这项服务的。

记者要求鉴定商品真假遭遇拒绝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不提供这项服务呢?

雅诗兰黛客服工作人员:我们只认可我们在指定销售渠道的产品,其它您购买到的产品我们都是不保证来源和品质的。亚马逊不是我们的授权网站。

欧莱雅客服工作人员:那您是在哪个网站上购买的呢?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亚马逊买的。

欧莱雅客服工作人员:我们这边有授权给卓越亚马逊的。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有授权就一定是真的吗?

欧莱雅客服工作人员:我们这边欧莱雅公司有授权给亚马逊的,在那边购买欧莱雅的产品质量是有保证的。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我现在就怀疑我买到的产品是假货想做一个鉴定报告,咱们能不能给做?

欧莱雅客服工作人员:我们这边是无法帮您做这个什么鉴定报告的。

在雅诗兰黛和欧莱雅化妆品专柜,对于记者提出的鉴定要求,同样遭到拒绝。

上海梅龙镇广场雅诗兰黛专柜销售人员:不好意思,这个我们没办法出的,就算你找到我们公司,我们公司也不可能给你出。

北京翠微百货欧莱雅专柜销售人员:我们这做不了(鉴定报告)。

北京汉光百货雅诗兰黛专柜销售人员:我可以口头告诉您这个东西有问题,但是没有人给您出具这个证据。所以所有网上现在都是钻这个空子。

无奈之下,记者再次来到亚马逊中国总部。作为商品的销售者,亚马逊又能否证明其所售商品是正品行货呢?

亚马逊客服部工作人员:我们说我们正品行货,这个我们也可以保证,但因为这个是卖家我们有很多的调查流程在里面,我们有严格的资质,包括我们对假货其实是零容忍的。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亚马逊对销售的商品都有严格的把关,绝对保证商品是正品。

可是,记者多次提出想看看证明这两款产品合法来源的相关资料时,亚马逊工作人员却找各种理由推脱。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他的资质,他的认证,能不能给我看一下?

亚马逊客服部工作人员:因为这是我们不同的部门在负责,所以我现在肯定没办法给你这个,我可以去协调。

等待了一个多月,亚马逊始终没有给记者提供出产品相关的资质证明。

究竟记者和消费者网购的雅诗兰黛、巴黎欧莱雅以及碧欧泉化妆品是真是假呢?记者向雅诗兰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和欧莱雅中国公司分别发去正式的采访函,希望公司协助鉴定。

最终,经过多次交涉,两家公司对记者和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出具了鉴定结果。

2013年12月18日,记者在亚马逊美讯官方旗舰店以310元价格购买的雅诗兰黛鲜活营养日霜为假冒产品;在亚马逊文特化妆品99元购买的巴黎欧莱雅水清新葡萄籽保湿滋润霜为假冒产品。

2013年12月18日,记者在当当网美菡美妆化妆品专营店以355元购买的雅诗兰黛精华红石榴水,“外包装无中文标签,和官方渠道产品不符”。

而对于消费者冯先生在当当网购买的碧欧泉润肤精华,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为他出具了一份书面声明。声明称:我司从未进口并在国内销售该款产品,并且,我司从未与您所光顾的这一店铺有过任何合作。

消费者冯先生:那么,更加证明了我手里拿的这一款产品是非常假的一款假货了,彻头彻尾的假冒产品了。

责任编辑:林静
相关新闻
频道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