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丰美路以前叫坊尾,莆田话的发音近似“丰美” 东南网4月3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小芳 李伟强/文马俊杰/图)莆田老城区的丰美路,原来是一片土坡,因此曾叫做“坊尾”;烧制瓦窑的小村庄,改“窑兜”为“瑶台”,莆仙地区的地名有俗名和雅名并用的现象。俗名源于当地的自然特征,雅名则充满底蕴,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本期栏目中,海都报将为读者解析部分莆仙地名,品味这背后的乡土故事。 用方言谐音俗名粘连雅名 《韩诗外传》卷七:“如是,则天气奉养而生物丰美矣。”在古文中,“丰美”一词寓意丰富美好,荔城区的丰美路也因此寓意命名。莆田市地方文史专家林春明告诉记者,丰美是雅名,以前的俗名称“坊尾”。 林春明介绍,丰美以前属于旧城区,护城河开 挖以后,丰美便与老城区分离了。“‘坊尾’一词字面上解释为拦水土坡的尾端,和本地的地理环境相关。”林春明说,后来九牧林的长房丰美房迁入,该地便有“丰美”的雅称。在莆仙方言中,坊尾和丰美读音也相近。据了解,“九牧林”堪称中华 姓氏一大姓,家族九子都曾官居州刺史(州牧),时称“九牧林家”。 “黄石镇的瑶台也有一个俗名叫‘窑兜’。”林春明说,现在的瑶台原本是一个专门烧瓦窑的村庄,大家就叫该村为窑兜。取方言谐音,改为雅名“瑶台”,使得老村更有韵味。 街巷拆除应保留古地名 林春明介绍说,在莆仙,普遍存在通过莆仙方言谐音,将原本较为俗气的地名,改成既雅致又具当地特色的新地名。在林春明看来,这对提升城市文化水平有重要意义。 林春明说,有些地方为了书写方便,又将原本文雅的地名变得太“接地气”。比如,荔城区西天尾镇的下垞村。“早期九华山有个雅名,即霞山,因晚霞特别漂亮而得名,因此莆田不少村落名字都带有霞字。”林春明说,下垞村位 于九华山下,原名霞垞村,因霞字较为复杂,就被人们改为下垞村。 “地名文化是城市文化中很重要的部分。”林春明说,古街古巷被拆除,应注重城市文化的传承,将老地名保留下来。 读者提问:蒲口、莆阳、莆田有何区别? 专家解答:早期莆田因海田多,四处都是海水,被称为“蒲口”,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莆田农业难发展,百姓生活困难。后来,有学者在改名时,希望莆田摆脱海田多、生产落后的困境,将蒲字中的“氵”去掉,新命名为莆田。 林春明说,莆阳是莆田的雅称,因莆田地处山南水北,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因此取名莆阳。蔡襄在泉州洛阳桥曾落款“莆阳蔡襄”,这是目前与莆阳有关的最权威的记载。莆阳包括了当时的莆田县和仙游县。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