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仙方言俗语:女子“有身喜”不能去火堆

2015-06-25 17:35  陈小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6月25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小芳)“有身喜”、“做月内”、“食平安”……这些方言俗语代表的意义你了解吗?本期乡音栏目,本报将向读者分享这些方言俗语背后已经逐渐被淡忘及简化的莆田女子生产习俗。

进了“月内房”不能去宫庙

在莆田当地,女子怀孕方言称为“有身喜”。其间有不少禁忌,比如家中不能修房舍,墙壁剥落或者有破洞也不能涂补,橱柜妆案不能移动,铁钉也不能乱钉。莆仙人认为,女子怀孕后家中便有了“胎神”,以上行为都有可能惊动胎神。孕妇也不能去火堆,否则,相传所生的孩子脸上或身上会有大块紫斑,经久不褪。在旧时,孕妇会在口袋里装一枚铁钉或在腰间绑一双筷子(有的在后背插一双筷子),意为给胎儿撑住骨架,以免来日孩子骨头软。

旧时,莆仙人对孕妇的生产地也十分讲究。通常来说,孕妇必须在婆家生产,忌在娘家或他人家中分娩。如孕妇不能赶回婆家生产,就要到牛圈之类的地方分娩。万一生在娘家或他人家中,事后就要采取补救措施。如果生的是男孩,就要从狗洞中抱出来,孩子的父母要买灯笼挂在该家大门上;如果是女婴,只需从后门偷偷抱走即可。

婴儿降生后,莆仙人禁忌使用裤子去包孩子,否则这孩子以后可能胆小畏怯,不敢抛头露面。“做月内”是产妇坐月子的莆仙方言。“做月内”期间,妇女一般不出门,“月内房”也不允许外人进入。任何人进了“月内房”,便不能再进出宫庙,莆仙人认为已经沾了“秽气”,不能见神明。

孩子出生夫家“报喜”

婴儿出生后,男方会遣人向产妇的娘家及其他亲友乡邻通报喜讯,当地称为“报喜”或者“报生”,多于产后立即报喜,仙游则在孩子降生14日之后。在仙游,产妇家会炒面、捏豆饭团、煮红蛋分给远亲近邻,也有以“米丸”(用糯米、花生、紫菜、虾仁等制作而成)两个作为报喜的礼物。亲友则会回送蛋、面、肉等。在莆田,娘家送来的礼物中,蛏干、虾干、蛋、线面这几样是必不可少的。在莆田一些地区,到娘家报喜后,生男孩的,娘家要送婴儿两件衣服,生女孩则只给一件。在仙游,生男孩时亲友送来的礼物为双数,女孩则为单数。

莆仙方言“出月”便是婴儿满月的意思。这时候,外婆家要准备周全的满月礼物,旧时红蛋就要100多枚,铜钱要数百枚。铜钱双面还要涂满雄黄,俗称“红线”。给婴儿沐浴时,水里要加入荔枝干、桂圆干、胡桃、红枣、青豆等物。同时要准备各式各样的婴儿帽,富裕人家会在帽顶上缀上金银玉制品,银锁一般为必备品,祝福孩子健康成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