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阔气比贡献 莆田市移风易俗倡导文明过节
东南网-福建日报3月30日(记者 陈荣富)在莆田山区、沿海等乡村,一批春节、元宵节期间由在外乡亲捐资兴建的公益项目,近日陆续竣工并投入使用,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在城厢区常太镇顶坑村,投资200万元的文化活动中心拔地而起,这是今年春节在北京经商的王超伟送给父亲的“寿礼”; 在荔城区黄石镇清后村,通往田间地头的5条总长3.5公里的村道改扩建工程已经完成,这是春节期间26名在外乡亲不演菩萨戏,捐资100多万元送给家乡的“戏礼”; 在秀屿区坝津村篁林自然村,由在外乡亲捐建的文化广场进入扫尾阶段,这是该村在外乡亲不办元宵宴而献给父老乡亲的“元宵礼”; …… “这一份份厚礼,反映了移风易俗的成果。”莆田市文明办主任陈惠黔说。 节俭不比阔 慷慨办公益 为遏制铺张摆阔现象,今年初,秀屿区出台《开展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活动方案》,要求干部从我做起,不请吃、不吃请;引导在外乡亲在公益事业上比贡献、当榜样,得到了积极响应。 东峤镇上塘村的林金来是福建鑫和集团董事长。为响应倡议,他取消了办元宵宴的计划,并把集团省下来的资金共500万元捐出,支持区里发展教育事业。在他的带动下,企业家们共为区教育发展促进会捐款1468万元。 东庄镇马厂村是莆田民营医疗业的发源地。今年春节,村民林冬金恰逢70寿辰,她的儿子、上海华衡投资集团董事长詹国团原本准备摆上200桌寿宴,最后决定不大操大办,将节省的100万元捐给村里兴办公益事业。 在他的带动下,该村10位外出老板少办酒席,省出200多万元,捐赠给当地学校。 一杯清茶叙乡情。春节、元宵期间,秀屿区各乡镇、村居、学校纷纷举办茶话会,邀请在外乡亲叙乡情、议发展。在月塘乡砺山村,在京经商的郭建成、郭金坤、吴宗棋等当场认捐520万元,成立莆田市首家村级慈善基金会;埭头镇黄岐、湖东、鹅头等5个村分别举办企业家公益活动座谈会,筹集教育经费等580多万元。 据统计,今年春节元宵期间,秀屿区燃放烟花爆竹、请客吃饭的费用同比下降了近45%,节省6800万元;筹集各类公益资金6500多万元,比去年增长近40%。 |
- 2013-01-17莆田:高空抛物惹人厌 扔的不是鸭骨头是文明
- 2013-01-30舌尖文明从我做起 莆田近60家餐饮业对浪费说不
- 2013-02-01莆田47人获评:2012“安全文明驾驶人”
- 2013-03-04莆田秀屿:文明过节蔚然成风
- 2012-11-01剑指不文明行为 莆田免费公园将安装监控
- 2012-11-11争当文明有礼莆田人 展现知性优雅城市美
- 2012-11-14莆田市民为体操选手们营造文明观赛氛围
- 2012-11-20莆田市力推“生育文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实施